2017年7月15日上午,第34期清华经管“AMP总经理课程”开学仪式在清华经管学院舜德楼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学员出席了仪式。

来自广东冠中盈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邓小斌首先代表第33期学员发言。他回顾了自己多年的创业和学习经历:企业发展遇到“天花板”之时,带着再上高峰的愿望走进了AMP课堂,通过课堂学习以及同学间的分享学习,目前,正准备将企业推上新三板。邓小斌还分享了自己所学的每个课程的精华,回忆了与授课老师以及同学们之间建立的深厚友谊。他祝愿34期的师弟师妹们能够在AMP课程有足够的沉淀、积累和收获。

随后,由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北京智合联创展览有限公司的陈烁代表新生发言。他说,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高速发展的神话之后,产业过剩、经济减速,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在各种新兴概念冲刷下,过去的商业模式变得脆弱不堪,然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不能慌张,越是需要回到学校寻求答案。陈烁希望能在AMP课堂与其他同学一起,共同探寻企业社会发展之路。

在赠书仪式环节,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高管教育中心主任、E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勇博士把《朱镕基讲话实录》赠给新学员代表。他用四个“致敬”来阐述AMP课程以及高管教育中心的特点。第一是致敬经典。AMP已经办到了第34期,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高管教育的四个经典项目之一。第二是致敬创新。今年,AMP课程的重新梳理,包括在目标人群、招生面试、课程体系、海外模块、教学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第三是致敬学习。企业家面临挑战,选择了来学校学习,了解商业社会的机会和未来的方向,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提升智慧,找到方法。第四是致敬未来。企业家们要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时代发展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大家要能看到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远。

王勇博士还从四个方面分享了新生如何高效地完成AMP课程的经验。一是要转变身份。二是怀有空杯心态。三是共享学习。四是主动学习。他希望经历这一年多课程之后大家带着自己的梦想、理想、使命或目标,回到企业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李静老师为了大家做入学导向。她回顾了清华园历史并解释了清华校训的由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是清华的校训也是清华人的精神。在介绍清华经管学院的过程中,她特地提到高管教育中心与学院顾问委员会的深厚渊源,以及顾问委员们走进高管课堂的趣事。同时,她用一张图介绍了高管教育中心的发展历程,并着重分享了清华经管高管教育的三个特色,一是“全维智慧全球视野”的创新课程体系,二是创新多元的教学方式,三是专业系统的教学管理。最后,李静老师总结了历年AMP课程的学员基本情况,平均年龄在41岁,既有来自前沿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也有尖端制造业精英,地域分布广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员居多。

作为清华经管AMP总经理课程责任教授,于春玲教授则为大家介绍了AMP的课程框架和学习要求。她提到,AMP课程的出发点是在技术浪潮驱动和跨界整合的背景下,众多企业陷入对商业模式调整和企业转型的思考。基于此,课程设置的宗旨即为“应变”,并定位于企业掌舵者的决策导师。学员将在这个课程中获得三件利器,一是思变,二是观变,三是应变。AMP课程内容包括四大模块:格局、思维、智慧和视野。她特别提到了AMP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坐下来,走出去”的课堂学习与移动课堂的结合,比如去参加清华与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合办的全球创新学院。最后,她分享了自己对学习方法的见解,并祝新生们在AMP课程上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当天的开学仪式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启动仪式。王勇老师、于春玲老师、李谦老师、李静老师、王羽老师和学生代表邓小斌、陈烁共同按下按钮,标志着AMP第34期的正式开学。主持人特别提到,每个人都带着与生俱来的DNA,在自身和外界双重作用下的,应变和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就像教室后面大背板上展示的那样,每位同学都是一个DNA,荟聚成AMP班级,在清华的平台上,通过人与人的链接,知识与经验的碰撞,拥抱变化,共同成长,而这也是AMP项目的初衷。

本次开学仪式由清华经管AMP总经理课程项目主任杨昌玮老师主持,清华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谦老师、主任特别助理王羽老师、教学管理部高级主管高俊华老师、AMP第34期班主任汪彬老师亦出席仪式。
